《药物分析》2药物的性状检查与鉴别试验
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第二轮规划教材 —《药物分析》 第二章 药物的性状 检查与鉴别试验 Page 2 药物的性状检查与物理常数测定 药物的鉴别试验 Page 3 第一节 药物的性状检查与物理常数测定 Page 4 一、药物的性状检查概述 药物的性状反映了药物特有的物理性质,一般包括 外观、溶解度和物理常数等。 (一)外观 药物的晶型、聚集状态,色泽、臭、味等性质。 Page 5 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 性粉末;无臭,味酸; 久置色渐变黄;水溶液 显酸性反应 一、药物的性状检查概述 维生素C性状描述 Page 6 (二)溶解度 药物的一种物理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药物的 纯度 描述方法: 一、药物的性状检查概述 极易溶解 易溶 溶解 略溶 微溶 极微溶 几乎不溶或不溶 Page 7 (三)物理常数 《中国药典》现行版中收载的物理常数包括 相对密度、馏程、熔点、凝固点、比旋度、折光率、 黏度、吸收系数、碘值、皂化值和酸值等。 一、药物的性状检查概述 Page 8 (一)熔点测定法 1.基本原理 一种物质由固体熔化成液体的温度、熔融同时分解 的温度,或在熔化时自初熔至全熔的一段温度。 测定意义:鉴别、检查 二、物理常数测定法 Page 9 (一)熔点测定法 2.测定方法 二、物理常数测定法 测定不易粉碎的固体药品第二法 测定易粉碎的固体药品 第一法 第三法测定凡士林或其他类似物质 Page 10 (一)熔点测定法 3.注意事项 (1)升温速度 (2)判断终点 二、物理常数测定法 样品发毛收缩液滴 (初熔) 澄清 (全熔) Page 11 二、物理常数测定法 测定熔点意义 十一烯酸睾酮 熔点 本品的熔点为60~63℃。 氢溴酸东莨菪碱 熔点 本品的熔点为195~199℃,熔融同时分解 。 Page 12 (二)旋光度测定法 1.基本原理 旋光度:平面偏振光通过含有某些光学活性的化合 物液体或溶液时,能引起旋光现象,使偏振光的平 面向左或向右旋转,旋转的度数。用α表示 二、物理常数测定法 α Page 13 (二)旋光度测定法 1.基本原理 比旋度: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偏振光透过长1dm且 每1ml中含有旋光物质1g的溶液测得的旋光度。 测定意义:比旋度为旋光物质的特性常数。可以鉴 别或检查某些药品的纯杂程度 二、物理常数测定法 温度,20℃ 钠光D线 Page 14 (二)旋光度测定法 2.注意事项 (1)仪器校正 (2)温度:20℃±0.5℃ (3)不溶性物质存在:过滤除去,取续滤液 二、物理常数测定法 Page 15 (二)旋光度测定法 3.应用 (1)药物的鉴别:与标准值比较 二、物理常数测定法 丁溴东莨菪碱 【性状】 比旋度 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水 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1g的溶液, 依法测定,比旋度为-18°到-20°。 Page 16 (二)旋光度测定法 3.应用 (2)药物的杂质检查:控制旋光度 二、物理常数测定法 硫酸阿托品 【检查】 莨菪碱 取本品,按干燥品计算, 加水溶解并制成每1ml中含50mg的溶液,依法 测定,旋光度不得过-0.40°。 Page 17 (二)旋光度测定法 3.应用 (3)药物的含量测定 二、物理常数测定法 葡萄糖注射液 【含量测定】 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葡萄糖10g) ,置100ml量瓶中,加氨试液0.2ml(10%或10%以下规格 的本品可直接取样测定),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 10分钟,在25℃时,依法测定旋光度,与2.0852相乘,即 得供试量中含有C6H12O6•H2O的重量(g)。 Page 18 (三) pH值测定法 1、基本原理 电位法 参比电极:饱和甘汞电极 指示电极:玻璃电极 二、物理常数测定法 Page 19 二、物理常数测定法 pH=pHs+(E-Es)/k 含有标准缓冲液(pHs) 的原电池电动势 含有待测溶液(pH) 的原电池电动势 k=0.05916+0.000198(t-25) Page 20 (三) pH值测定法 2、注意事项 (1)校正(定位): (2)无缓冲或弱缓冲溶液pH测定 (3)测定pH9的溶液:选择适合的玻璃电极 (4)保持干燥 二、物理常数测定法 供试品pH标准缓冲液1标准缓冲液2 3个pH单位 Page 21 (三) pH值测定法 2、注意事项 (5)甘汞电极不用时应将加液口塞住,下面用胶套封好 (6)配制标准缓冲液与溶解供试品的水,应是新沸过并放冷 的纯化水 (7)测定前,纯化水充分洗涤电极,然后将水吸尽 (8)标准缓冲液一般可保存 2~3 个月,但发现有浑浊、发 霉或沉淀等现象时,不能继续使用 二、物理常数测定法 Page 22 (三) pH值测定法 3、应用 二、物理常数测定法 牛磺酸滴眼液 【检查】 pH值 应为6.5~7.5。 Page 23 第二节 药物的鉴别试验 Page 24 一、鉴别的目的、意义 根据药物的组成、结构、理化性质,利用物理化学 及生物学等方法来判断药物真伪的分析方法 主要目的:判断药物的真伪,是药品检验中的首项 工作 Page 25 二、分类 (一)一般鉴别试验 某一类药物组成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特殊反应或 典型的有机官能团反应 《中国药典》附录收载一般鉴别试验:丙二酰脲类 、托烷生物碱类、芳香第一胺类、有机氟化物类、 无机金属盐类、有机酸盐、无机酸盐 Page 26 二、分类 芳香第一胺类:酸性条件下重氮化,与碱性 β-萘酚偶合反应 N2+Cl-. +NaNO2+2HCl+NaCl+2H2O N2+Cl-. + +NaOH +NaCl+2H2O 橙黄色到猩红色沉淀 Page 27 有机氟化物:有机氟离子被破坏为无机氟离 子,后者与茜素氟蓝、硝酸亚铈反应 二、分类 +F-+Ce3+ pH4.3 蓝紫色络合物 Page 28 二、分类 托烷类生物碱:发生Vitali反应 水解 3HNO3 三硝基衍生物 KOH (C2H5OH) KOH 深紫色 莨菪酸 Page 29 二、分类 有机酸盐(水杨酸盐) 水杨酸 + FeCl3 中性条件 弱酸性条件 红色配位化合物 紫色配位化合物 水杨酸盐+稀盐酸→水杨酸(白色沉淀,溶于 醋酸铵) Page 30 二、分类 无机金属盐(Na,K,Ca,NH4+) 焰色反应 Na显鲜黄色;K显紫色;Ca显砖红色 铵盐: 供试品 + NaOH氨气 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使硝酸亚汞试液湿润的滤纸显黑色 Page 31 (二)专属鉴别试验 证实某一种药物的依据 根据一类药物中每一种药物化学结构的差异理化特 性,选用某些特有的灵敏的定性反应,来鉴别药物 的真伪 如:巴比妥类药物的鉴别试验 二、分类 Page 32 巴比妥类药物一般鉴别试验 二、分类 +2AgNO3+2HNO3 丙二酰脲-CONHCONHCO- 可与某些金属离子(Ag+、Cu2+、Hg2+ 等)反应呈色或产生沉淀 白色沉淀 Page 33 巴比妥类药物专属鉴别试验 二、分类 硫喷妥钠:与Pb2+反应 生成黑色PbS 司可巴比妥:碘取代反应 苯巴比妥:甲醛-硫酸反应 Page 34 鉴别 方法 理化鉴 别方法 颜色 沉淀 荧光 气体 测定衍生物熔点 光谱法 色谱法 生物学法 吸收系数 吸光度比值 吸收光谱特征 UV IR 峰位 峰强 特征去与指纹区 薄层色谱法 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三、鉴别的方法 Page 35 (一)理化鉴别方法 无机药物主要是利用其阴、阳离子的性质进行鉴别 有机药物主要是利用其官能团或整个分子结构表现 的性质进行鉴别 三、鉴别的方法 Page 36 (二)光谱法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光谱法操作简便、快速 用作鉴别的专属性远不如红外光谱法 紫外光谱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三、鉴别的方法 Page 37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概念 (2)鉴别的主要依据:吸收光谱的形状、最大吸 收波长、吸收峰数目、各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和相 应的吸收系数 三、鉴别的方法 Page 38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3)常用的鉴别方法 1)比较吸收系数的一致性 三、鉴别的方法 Page 39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3)常用的鉴别方法 2)比较吸光度比值的一致性 维生素B12注射液:λmax:361nm、550nm A361/A550=3.15~3.45 三、鉴别的方法 Page 40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3)常用的鉴别方法 3)比较吸收光谱特性的一致性 三、鉴别的方法 Page 41 (二)光谱法 2.红外分光光度鉴别法 (1)概念:红外光区(2.5~25μm)的吸收光谱 三、鉴别的方法 Page 42 (二)光谱法 2.红外分光光度鉴别法 (2)主要依据:标准图谱对照法,主要参数是吸收 峰的位置和吸收峰的强度,另外还需分析特征区与 指纹区的峰形特点 (3)供试品的制备及测定 (4)注意事项 三、鉴别的方法 Page 43 N-H O-H N-H Ph:C=C 芳胺 酚 三、鉴别的方法 Page 44 (三)色谱法 1. 概念 2. 常用的色谱鉴别方法 (1)薄层色谱法:Rf (2)纸色谱法:Rf (3)气相色谱法:tR (4)高效液相色谱法:tR 三、鉴别的方法